特朗普政府拟大规模取消中国学生签证,政策引发争议

2025-05-29 29次阅读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领导的政府表示,将“积极”撤销部分中国学生的签证,特别是那些被认为与中国共产党有联系或在“敏感领域”攻读学位的人员。

美国国务卿马可·卢比奥在声明中指出,此举旨在“防止潜在的安全风险”,并加强对未来来自中国和香港地区签证申请者的背景审查。

卢比奥表示,美国将修订相关签证标准,并扩大对申请人社交媒体活动的审查范围。与此同时,他已指示全球各地的美国使领馆暂停为中国学生安排新签证面试,以配合新政策的落实。

近年来,受特朗普政府一系列对华强硬政策影响,美中关系持续紧张。特别是在关税、科技出口管制等领域的争端升级后,双边关系陷入低谷。

根据官方数据,2023年约有28万名中国学生在美国高校注册学习,尽管中国曾长期是美国国际学生的最大来源国,但疫情后的旅行限制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已导致这一人数逐步下滑。

此次签证政策收紧引发教育界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部分专家担忧,这将进一步削弱美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吸引力,并加剧中美之间的科技与人文交流裂痕。

 

美国国务卿马可·卢比奥周三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在特朗普总统的领导下,美国国务院将与国土安全部协作,推进对中国学生签证的大规模撤销,特别是针对那些“与中国共产党有联系,或在关键科技和研究领域学习”的学生。

“我们还将调整签证发放标准,”卢比奥补充道,“以进一步加强对来自中国大陆和香港地区未来申请者的背景审查和安全评估。”

这一表态标志着特朗普政府对华政策的又一升级。在此前的几轮行动中,该政府已着手驱逐部分外国学生,并吊销了数千份签证,尽管其中许多措施在实施过程中遭到了联邦法院的阻止。

此外,特朗普政府还冻结了向部分高校提供的数亿美元联邦资助,原因之一是总统批评一些知名大学——尤其是哈佛——“政治立场过于自由”,并未有效应对校园内的反犹太主义言论和行为。

特朗普政府的这些做法在高等教育界引发巨大争议。专家指出,许多美国大学高度依赖来自海外学生的学费收入,尤其是来自中国的留学生,他们通常缴纳的学费远高于本地学生,是高校财政的重要来源。

分析人士担忧,若签证收紧趋势持续,美国高等教育在全球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或将受到实质性削弱。

 

美国政府即将实施的签证政策收紧措施,引发了许多国际学生,尤其是中国学生的强烈不安。

一些正在美国求学的中国学生向媒体透露,他们对最初选择赴美深造的决定感到后悔。一位22岁的中国硕士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已经后悔了。”由于担心签证安全,他不愿透露姓名。这位学生目前就读于宾夕法尼亚大学,正处于研究生课程的关键阶段。

“现在的局势太不稳定了,我们每天都在担心身份和未来,”他补充道。

尽管截至目前,北京方面尚未就美国政府撤销中国学生签证的具体举措作出正面回应,但中国外交部已对特朗普政府叫停全球学生签证预约的决定表达了不满。

在周三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外交部一位发言人表示:“我们敦促美方切实保障包括中国学生在内的所有国际留学生的合法权益,停止将教育交流政治化。”

这一表态反映出中方对美方近期一系列限制性政策的持续关注与反对。分析人士认为,中美之间在教育与人员交流领域的紧张关系,正成为更广泛地缘政治竞争中的一个新焦点。

 

上周,一名联邦法官裁定,暂时叫停特朗普政府试图剥夺哈佛大学接收国际学生资格的行政命令,为这所美国最具声望的高等学府争取了一线法律喘息空间。

此案源于哈佛大学此前对联邦政府提起的诉讼。哈佛方面指控相关政策严重威胁学校的学术自由与国际形象,而白宫则回击称,负责审理案件的法官持有“自由主义偏见”。

在周三提交给法院的文件中,哈佛大学强调,如果失去招收国际学生的权利,学校将面临“无法弥补的损害”。国际学生在哈佛校园内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们不仅在科研和学术方面作出贡献,也丰富了校园的多元文化氛围。

哈佛国际事务办公室主任莫琳·马丁在一份宣誓声明中指出,这项联邦政策已对在校的国际学生和学者造成了“极大的情绪冲击和不安”。

她写道:“许多学生因为对未来的担忧,选择不参加毕业典礼,取消了国际旅行计划,甚至有人开始申请转学到其他国家的大学。”

法庭文件还揭示,一些学生因担心签证遭撤销,可能被迫返回战乱或政治动荡的国家。这不仅影响其学业生涯,也对其人身安全构成潜在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