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本月初同意降低互惠关税
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近日表示,中美贸易谈判目前“略显停滞”。不到三周前,双方刚刚达成临时协议,同意相互降低关税。
贝森特在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指出,考虑到谈判的规模与复杂性,需两国领导人进一步斟酌与推动。
与此同时,特朗普的全球关税政策在周三遭遇挫折。一项裁决认定其超越职权,虽白宫已提出上诉,但该计划目前仅暂时恢复执行。
本月初,美国与中国在瑞士会谈后确认将下调部分进口商品关税。根据协议,双方将在5月14日前取消部分关税,并暂停其他关税征收90天。
尽管财政部长贝森特承认谈判势头有所减弱,但他强调对话仍在继续。他表示:“我相信未来几周我们将与中方继续会谈,特朗普总统和习近平主席也有可能通话。”
贝森特还补充,两国关系良好,并相信一旦特朗普总统明确立场,中方将愿意坐下来磋商。
根据本月初美中达成的最新协议,美国将把对中国产品征收的关税从原先的145%大幅下调至30%;作为回应,中国也将其对美国产品实施的报复性关税从125%降至10%。这一调整旨在缓解紧张的贸易局势,为后续谈判创造更稳定的环境。
美国总统特朗普坚称,提高外国商品关税有助于引导本国消费者转向“美国制造”,从而提振本土制造业、增加就业机会,并带动税收增长。关税在他的对外经济政策中,既是保护主义手段,也是一种施压谈判的策略工具。特朗普政府长期以来试图通过关税施压,迫使其他国家在贸易上作出更多让步,以缩小美国的贸易逆差。
目前,美国与多国的贸易谈判仍在进行中。日本代表团将于本周五继续在华盛顿与美方磋商,寻求达成双边协议。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表示,美国目前有“几项贸易协议已接近完成”,但也承认部分协议因涉及面广、结构复杂,尚需时间敲定。
然而,特朗普的全球关税战略面临法律阻力。美国国际贸易法院近日裁定,特朗普在部分关税征收上的行为超出了其法定权限。这一裁决令其关税政策前景更加不明朗。虽然白宫成功申请联邦上诉法院暂缓执行该裁定,特朗普本人也对此反应强烈,称之为“令人震惊”。
他在自创的“真相社交”(Truth Social)平台上表示:“希望最高法院能够迅速而果断地推翻这一可怕且危及国家安全的判决。”
有分析人士指出,当前法律不确定性可能导致其他国家对与美国签署贸易协议持更谨慎态度,从而进一步延缓谈判进程。